👀 在这里分享我日常的所见所思。 by @somkanel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也没有任何返利行为。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也没有任何返利行为。
其实作为一个长期租房主义的人,我的房子里一直没有一台电视。主要是自己不喜欢在偌大的客厅里盯着大屏幕,更喜欢在书房里使用电脑。不过最近想要改变一下生活的方式,尝试着实践一下对于不同生活模块的划分,还是买台电视吧。既然电视有了,那就安排上心仪已久的 Apple TV
我是在闲鱼上找到了一个非个人闲置卖家,买到了从深圳发货的全新美版 Apple TV 4K(2022 128GB 版本)。价格 1000 元出点头,商家发了顺丰,杭州隔天到。
今天不准备详细分享 Apple TV 的使用体验,我觉得需要让我体验到更长时间才能给得全面和真切。先分享一下我自周日到货后目前安装和使用的订阅服务。
存量(之前就在其他端有购买和使用,恰好可以沿用到 Apple TV)
🎞 Infuse(搭配 NAS 和其出色的影视刮削能力非常不错)
增量(为 Apple TV 新增购)
📁 Fileball(新购,作为文件管理方案)
📼 Simple Live(从 TestFlight 获取,作为观看直播的补充方案)
🧙♂️ 接下来的课题
❶ 正常使用,后续会写一个详细的使用体验。
❷ 体验一下 Apple 附赠的服务。由于我现在订阅的 2TB 的 iCloud,如果附赠服务后续值得我花钱订阅,我会直接考虑给自己开一个 Apple One
❸ 如果你有特别推荐的服务和 App,欢迎告诉我。如果你也想要购买 Apple TV 或者正处于观望期,可以把你的疑问告诉我,我会在后面的体验文中有侧重的和大家分享。
💰 最近几个月我个人认为比较值的付费服务(2024Q3)
其实这几年一直在为各种服务付费,其中很多已经成为了习惯,也不会觉得值与不值。想说说近期感觉还算用起来比较不错的付费服务。
应该不用过多介绍它了,其实订阅 Disney Plus 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由于我一直也订阅 Netflix 所以
Disney Plus 这边我自己一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最近恰好想看一些比较老的电影和剧集,恰好发现很多在 Disney Plus 这边都有,高频率使用下来甚至觉得使用体验比 Netflix 好非常多。
这里先不说两边的原创剧集所造成的差异,其实 Disney Plus 推出得远比 Netflix 晚上很多年,所以前者无论是在网站还是 APP 上的设计都各种程度上「致敬」 了后者,但体验也确实比后者做的更好。
其次在共有的资源剧集上,Disney Plus 的更新时间也比 Netflix 更快。这里可能不完全对,我是拿最近追更的《死神·千年血战篇·相尅谭》来比较的,该剧在东京时间每周六晚 23:00 播出,算上时差 Disney Plus 基本上晚个一小时左右就会更新到线上,但 Netflix 需要晚个几天。
当然 Netflix 和 Disney Plus 在我心中同样重要,只不过是我之前疏于使用后者,今后还是会都续费的。
这是我上个月开始的一项新订阅。说来惭愧,我一直以来是使用浏览器拓展屏蔽 YouTube 广告的,但是从 9 月中下旬开始,各种该站的屏蔽措施均失效了,无奈在几次尝试后还是直接购买了 YouTube Premium。从此过上了 YouTube 无广告的舒适生活。
但我想说的并不是 YouTube 视频流媒体服务,一旦升级 YouTube Premium 后,同账户会同步开启 YouTube Music 的订阅,这个附属品对我而言的体验升级远高于 YouTube 本体。
我的使用的主力音乐服务是 QQ 音乐和 Spotify,同时有 88VIP 赠送的网易云。由于 Apple ID 从国区转入美区,单独购买 Apple Music 变成了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只能放弃。但 YouTube 的整体版权却意外的齐全,对华语和外语的歌曲兼容度也很够,而且 iPhone 上的使用体验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如果日常使用 YouTube 收藏了许多音乐现场也可以直接在 YouTube Music 收听,这应该是其他同类竞品所没有的内容和功能。
当然 YouTube Music 的 APP 本身也有一些缺点,在 iPad 上不支持 Split View & Slide Over,App 虽然支持动态歌词但是蓝牙通讯不传输歌词(可能对不开车的人来说是弱需求)等。
💬 总结
由于篇幅原因,这个话题我准备分开来写,不定时和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在这条推送下留言分享你觉得超值的订阅和付费服务。
🥟 烹小齐手工水饺餐厅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是山东人,喜欢吃饺子,更喜欢在杭州找寻好吃的饺子。
这家饺子是山东烟台老乡开的,品质不错,假期去吃了两次。别看在地铁站里,这小店看着也干净亮堂,座位设计的比较合理,每个座位上都有扫码点餐的入口,询问商家是否可以双拼,得到了非常耐心的回复,并且协助我进行了点单,全程没有任何不耐烦。
🥗 调料台:非常用心的置办,调料一应俱全,如果我不说你可能会以为这是火锅店的小料台,葱、蒜、辣椒油等等应有尽有,而且说实话作为一个对醋很挑剔的人,第一次见到饺子馆提供陈醋、米醋等不同种类的醋,细节拉满。
👨🍳 出品:饺子是真的现场包,后面有操作工在包,我去小料台调料的时候发现的,所以这家对于自己饺子的出品态度还真是有点坚持在的,按理来说地铁地下的底商卖卖自己包的速冻水饺也是无可厚非的。
💁♂️ 服务:上面其实简述过,商家的服务很耐心。其实从小料台的布置和现包的态度来看服务真的是毋庸置疑了。其中几个小的细节很抓我:一是我在点餐是双拼点了好几样,小哥哥会很细心的提醒我鲅鱼馅儿水饺的个头很大不需要点很多;第二是听到我在打小料,小哥哥从后场拿来一个小碗,说别用小碟子了,因为我点了鲅鱼饺子个头儿大,小碟子蘸起来不方便。
🥟 鲅鱼水饺 (¥20/6pcs,¥30/9pcs,¥40/12pcs 个头很大,是一般饺子的 2-3 倍)
毫不夸张地讲,作为一个对水饺有偏执追求的山东人来说,这家的【鲅鱼水饺】是我目前吃到过杭州最正宗且美味的了。没有放姜(太多鲅鱼饺子的商家喜欢加生姜让原本不新鲜的鲅鱼变得味道更怪),鲜亮可口,真的有一些还原我们自家包的那种感觉。另外,他家鲅鱼饺子贼大,不是一般的饺子个头儿,这点需要注意。
🥟 芹菜猪肉水饺 (¥16/12pcs,¥20/15pcs,¥24/18pcs 个头正常大小)
相较于鲅鱼带给我的惊艳,肉馅儿饺子就显得中规中矩,不过也是好吃的存在。这个不怪芹菜饺子,而是鲅鱼饺子给我的冲击太大了,真的鲜亮好吃,要知道在异乡(尤其是杭州),吃到一口正宗的家乡味道,有多么的不易。
💬 总结
他家我最推荐的是鲅鱼饺子,这个鲅鱼饺子质量在杭州基本难寻,鲅鱼是从烟台顺丰过来的。他们家的服务都很好,如果你是山东人可以和老板还有老板的妈妈聊一聊,他们都很热情。
🚲 把手机变成户外骑行码表+行驶记录仪 —— 速录路
🧙♂️ 特性:
🔹 多样化的仪表盘选择,支持选择最大速度、是否录像、导航等信息;
🔹 行驶记录仪,用视频记录你骑行途径的风景,还能随时切换不同的后置摄像头;
🔹 路线记录,记录每一次出行的轨迹,方便你随时重温出行经历;
🔹 骑行记录管理,设置骑行封面并查看每一段骑行的各种详细信息和轨迹。
👨🎨 字体从业者、前端程序员等
如果你是字体相关的从业人员,该项目支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打包并且分包你的字体文件,并通过较为优雅的方式分发给下游的使用者。
如果你是网页设计和前端技术人员,该项目支持你通过非常优雅的方式,让你在网页中引用更加美观的字体。
💁♂️ 字体爱好者、网上冲浪人员等
如果你并非相关从业人员,但对字体有特殊兴趣,你也可以通过这个项目来获益。例如例如通过项目实例中的中文列表来获取更多字体信息、进一步预览它们并在详情页面中获取字体文件。由于项目作者开放了很多相关文档和说明,你也可以在项目中了解更多具体技术细节,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Life #App
🤷♂️ 然而,其实闲鱼中藏着很多生意门路,这些「生意」其实有很多「猫腻」,但这些「猫腻」并非属于非法途径,真正受益的还是用户自身。如果善用这些门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幸福指数。今天就列举几个我使用过的:
🎫 电影票
基本上可以实现所有电影院和场次的购票,需要你提前使用可以选座的在线服务查询到电影、影院、场次和座位,从而让对方方便查询该场次座位的价格情况。这种服务比较适合提前做规划的人来使用,加入你现在就站在影院门口准备买临近的场次,那么这种耗费大量沟通和操作的途径可能就比较捉急。
如果你日常开车,经常停一些商场,或许你可以在闲鱼上搜索一下这个商场/停车场,说不定就会有比较便宜的结算方案。这种也需要很好的把握购买实际,即即将离场但又不急着 5、6 分钟赶到下一个场合(因为也是需要沟通,且提供方案的卖家需要在线)。
就像是美团和点评团购套餐一样,你可以理解为很多人拥有更多积分、信用卡等折扣渠道来购买这些套餐,聚餐之前不妨去搜索一下,说不定能让你花更少的钱更有面子的请客。一部分洗浴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例如一些先洗后付费的水果无限类的自助都可以)。
这类服务其实是一个代表,也是信用卡积分和部分平台合作后的产物,大量兑换码收购过来之后就进行具体服务的售卖了。例如最近的京东家政,你可以搜索相关关键词并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预约到平台的家政阿姨上门进行服务。当然随着市面上存量的兑换码越来越少,这个服务肯定会越来越贵最终和市场价齐平或者消失。
这类商品其实很难定义为具体是什么,比如某些品牌的香水的礼盒装,明白底层逻辑的人应该会知道这些是定向采购的礼盒或者年会赠品,所以也可以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到正装。当然这些商品都是非常看存量市场和时令情况。
最后想说一下,我推荐这些并不是说要让大家有什么样不正确的价值观。只是分享方法,从而让大家认知到实际上闲鱼上的生意经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信息差」,在这个经济下行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善于思考从而更加确定的了解到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是需要更强烈的断舍离还是将自己的信息差做成生意,这应该是接下来几年需要持续思考和探讨的好问题。
⚠️ 闲鱼交易请擦亮双眼,注意甄别商品真假和合理性,以及卖家信用。
🤦♂️ 我是一个比较容易得口腔溃疡的人,其实容易得的意思并不是莫名其妙就会患上口腔溃疡,而是我吃饭的时候总是莫名奇妙的咬到自己,一到咬到就是出血的程度,那我自己也知道,这个创面在接下来就会变成溃疡。
⌨️ 微信输入法跨生态半月使用小结
说简单也很简单,因为半个月前我收了一台二手小米 Mix4,了解我的人可能知道,一旦一个大的因素被改变,我也回去试图改变这个因素之中的一切其他因子。之前我在主力设备(Mac+iPhone+iPad)上用得剪切板同步工具是「剪纸云」,听说微信输入法的体验尚可,并且跨设备同步剪切板的特性也有正面反馈,所以也想着是不是可以直接更换一下来提升一下整体的剪切板同步效果。
变更主力输入法一直是一个大工程,不是说这个折腾的成本有多高
1. iOS 设备:App Store 搜索微信输入法并进行安装,安装后运行可以根据引导来打开和切换输入法,但是 iOS 设备大概率需要手动重启才能让其他 App 中获得使用微信输入法的机会;
2. Mac:微信输入法官网直接下载安装程序,完成安装后根据指引开启并切换使用即可,非常容易;
3. Android 设备:使用 Google Play 或者你认为可靠的软件商店搜索微信输入法并安装,根据指引设置即可使用。
♻️ 开启同步: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功能(应该说是我更换输入法的最主要理由才对),由于目前微信输入法使用的并不是关联账号登录的方式(这一点也是让我纳闷的,why not),所以如果你想要在不同设备之间同步剪切板内容,需要在开启这个功能的时候进行匹配。这个过程很像是联接一个新的蓝牙设备,需要输入一个数字配对码,这个码是有几分钟的有效期的(当然也很像面对面建群,但这个码是软件自动生成的,所以更像蓝牙的配对)。配对完成后就可以使用剪切板同步功能了,如果需要增加同步的设备,需要重复刚才配对的过程,新的设备一旦配对成功,就会加入这个同步群组,A 设备复制 B/C/D 设备都可以进行粘贴。
大概在五一之前的一个周完成了这些事情,之后就是日常的使用,下面我来说一下我个人的使用感知:
🔐 最后
最后说一下大家可能会在乎的安全和隐私的问题,这个事情怎么说呢,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你要讲究绝对的安全隐私也不太可能,但是我理解大家想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的诉求。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微信输入法不直接使用账号进行关联登录从而同步账号体系下剪切板的关系吧,但有得也有失,真正敏感的内容可以使用第三方软件进行转译(例如全部转移为 emoji,然后发送,接收方再使用密钥解密),或者在发送敏感内容的时候使用系统的输入法之类的,日常不太敏感的输入我觉得使用这个可能问题不大(还是继续观察吧)。
📮 域名邮箱搬迁记:从 Google Workspace 到 Lark
♻️ 前阵子我又一次的更换了域名邮箱的服务商,想来我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更换邮箱服务商了(大概能记得住的,使用过的服务商有:腾讯域名邮箱、Zoho Mail、网易域名邮箱、阿里云域名邮箱、Google Workspace 等)。
☝️ 这次更换的契机是我上次提到的将 Apple ID 主力账号从国区变更为美区,在相关的设置界面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 iCloud 提供的域名邮箱界面,这也唤醒了我一直想把现在 Google WorkSpace 的 Gmail 域名邮箱业务换掉的潜意识。先说一下,我个人对于这个 Google 服务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
🔹 收费贵,且一直在涨价(忘记刚开始使用是多少钱了,反正现在是将近 8 美金/月),而我对于整个 Workspace 服务也只用邮箱,有点暴殄天物;
🔹 网络环境对于 SMTP 协议的影响,很多机场提供的节点都是封堵 SMTP 协议的,也就意味着如果你使用第三方邮件 App 来发信,就会失败,对于机场节点我真的挑了很久,这成为了使用机场和域名邮箱对会受影响的点。
🔹 可以和 Google 账号合一,很多服务需要使用 Google 账号授权,当你的主力邮箱也是 Goole 账号就很方便;
🔹 对于第三方服务兼容性良好,这个是个比较泛的有点,例如 iOS/macOS 账号和默认的邮箱服务对于 Goole 邮箱账号都不需要自定义配置,还有许多其他服务,都默认对 Google 做了很好的适配;
🔹 整个迁移过程非常友好,Lark 对于从 Google 迁移来的用户体验做的非常深度,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迁移你 Gmail 所有历史邮件;
🔹 SMTP 协议回归正常,这个是相对于我上面说的做一个对应,其实国内的邮箱对于这个都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 免费额度高,这个对于前者友好很多,对于我一个个人用户而言免费额度非常够,可以省下不菲的费用。
🔹 垃圾邮件判定过于激进,对于很多正常的订阅邮件,Lark 会收录进垃圾邮箱,导致我现在要定期检查垃圾邮箱;
🔹 日常设置体验差,很多设置可以在网页上完成,又有很多需要下载 Lark App 进行设置,太割裂。
🧙♂️ 以上都是基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说明的,以及我还是会继续使用 Lark 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