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分享我日常的所见所思。 by @somkanel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也没有任何返利行为。
📰 RSS 订阅: https://rss.fakeye.xyz
💻 镜像站: https://channel.fakeye.xyz
📖 博客(每日更新):https://blog.solazy.me
🎄 帮助频道助力: https://t.me/fakeye?boost
⚠️ 别在评论里发表低智/政治倾向/杠精言论,会被拉黑(关注关系是双向的)。
🚫 本频道不接广告,也没有任何返利行为。
📷 Swan Cam 是一款拍摄电影胶片质感直出的 APP,开发者本身也是一名摄影师。所以追求无需后期编辑,轻轻一按即刻呈现最真实摄影作品的感觉。
🧙♂️ 特性
▶ 提供多种滤镜,并支持收藏滤镜后快捷调用,也支持使用最近一次使用的滤镜;
▶ 支持 0.5x/1x/2x/3x 快速变焦;
▶ 支持原片同时输出;
▶ 支持多模版水印;
▶ 支持将滤镜应用到相册照片;
▶ 支持拍摄可调节暗角的照片;
▶ 支持倒计时拍摄、不同尺寸裁切模版;
▶ 支持拍摄 Live Photo、RAW 格式的照片;
▶ 支持去除 iPhone 原相机锐化;
▶ 支持保留拍摄位置信息;
▶ 支持关闭拍照快门音和显示辅助线。
☝️ 由于去年将主力 Apple ID 迁移到了美区,原则上所有订阅、App 购买、IAP 内购行为都需要使用美金的形式进行支付,人在中国大陆的话有两种方式可用。
❶ 使用发卡地为非中国大陆(最好是美国)的信用卡绑定 Apple ID 并进行支付;
❷ 对 Apple ID 进行充值。
我之前一直都是在支付宝上的 PockyShop 购买 Gitf Card,前前后后有购入 300 刀面值了,近期发现他们的 Gift Card 已经逐渐出现断货的趋势,所以正在寻找更靠谱的渠道。
1. 浏览器访问美区 Apple 官网;
2. 在页脚功能区域找到 Gift Card;
3. 点击后进入购买页面,这个功能是允许用户购买 Gift Card 并直接赠送给其他人,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按照页面提示以 Email 的形式赠送给自己就行了;
4. 由于我们要模拟赠送,所以接收的 Email 都填写自己,送礼人的 Email 可以填写自己的另外一个邮箱,名字最好也换成不一样的;
5. 填写之后的下一步不要登录,用 as a guest 的形式进行支付;
6. 支付方式支持银联的信用卡,可以直接输入用卡信息进行支付,成功。
* 该方式支持的充值金额为 $10 — $2000。
✏️ 这个方式唯一麻烦的就是要手动输入信用卡信息,如果你手机里没有信用卡照片(重要的是 CVV 安全码),那么就需要信用卡在身边才行。但是整体的充值过程非常顺畅,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使用的渠道是官方的,完全不需要担心充值账户的安全问题。
📮 本推送原文最初发表在笔者 博客。
🏫 大学生活质量指北
☝️ 今天介绍的项目是来自一个由 Telegram 频道发起的调查启发的资料汇总项目,意在收集全世界各高校招生时不会写明但实实在在影响大学生活质量的详尽信息。
👨🎓 项目非常有趣,收录了很多国内和国外大学的点滴信息。同时也列明了择校相关的一些清单,例如对于未来出国可能受阻的一系列受美国实体制裁的大学名单、国防七子、军工六校、兵工七子和已经退出国际大学排名的高校。另外也提供了一些大家在择校时期可能会疏于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囊括了一些日常生活、饮食和住宿的问题,虽然可能没有详尽的答案,但是为大家提供了多方面的视角。
📖 频道更新
▶ 周一了,需要办公的沉浸 BGM 么?
▶ 「光标迷之移动」的从排查到解决
▶ 和 AirTag 相关的几个折腾和原理
▶ 地球科学领域的智能科研助手 —— GeoGPT
▶ 一个全新的极速 AI/LLM 客户端 —— 浮望
✍️ 博客更新
▶ 慢下来,探寻「时间卖多份」的可能性
▶ 旷工流水账0304
▶ 播客 Reaction:《吵架王是怎样练成的》
▶ 最近我爱上了迟到
▶ 《Mayhem》初听后感
▶ 人车合一
▶ 周末流水账0309
💬 小结
又是一周过去了,这周对于我而言较为平淡,不过解决了月底过生日朋友的礼物,并且对于购买的这个礼物,我个人十分满意。其他的感觉还是趋于平淡,不过我觉得平淡也是最好的节奏。祝大家周末愉快。
🧙♂️ 特性
▶ 轻量高效:紧凑设计,确保与任何 AI 模型都能流畅配合
▶ 丰富的 Markdown 支持:美观的格式化响应与快速渲染体验
▶ 注重隐私保护:设计上保证您的数据安全,没有任何追踪
▶ 广泛兼容性:支持所有兼容的服务提供商
▶ 离线 LLM 支持:通过 MLX 连接本地模型,实现完全隐私
▶ 视觉模型支持:能够处理图像并生成视觉内容
▶ 极速文本渲染:提供无缝的用户交互体验
▶ 自动聊天标题:智能整理对话,提高使用效率
☝️ 另外,软件提供两个版本,分别是 App Store 版和社区版。其中前者,在 App Store 中提供有 iOS/iPadOS 和 macOS 的版本,社区版是开源的,在 GitHub 上提供 macOS 版本。两者存在明显的功能差异(例如:商店版在某些国家地区提供免费的云端推理配置,社区版则不提供),请前往浮望的 文档中心 进行了解。
GeoGPT 是由之江实验室开发的一个开源、非营利的全球地球科学研究探索性项目。它提倡合作、共享和共建的开放科学理念。通过汇集地球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和更广泛研究社区的力量,GeoGPT 致力于开辟新的探索途径,加速突破性发现。
🧙♂️ 特性
▶ 支持DeepSeek-R1/Qwen 2.5;
▶ 支持支持 prompt 模板。可满足阅读、写作场景下的诸如:内容总结、剖析主题、内容简化、论文对比、润色文章、写摘要、论文审查、论文检索、理解并撰写代码等场景;
▶ 支持地质图识别和生成。基于OCR技术解析地图中的坐标、地形特征,根据用户输入数据(如岩性分布、断层线)自动生成可视化地质图;
▶ 完全免费,使用需要注册但完全免费。
☝️ AirTag 这个产品当年发布还是在果粉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时隔多年,AirTag 本身也没有推出第二代产品,并且价格也居高不小(相比同类防丢器产品),虽然拼多多上也有华强北的平替产品,但是仍需要苹果设备才能绑定,才能查看位置。不支持安卓/鸿蒙/PC,也不支持集成到 Home Assistant 中。这时候有些「动手能力强」的朋友就蠢蠢欲动了。
⚠️ 今天看到关于 AirTag 的几个折腾,由于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所以还是从这个事情本身的原理来窥探一下。摊主本人本人并不建议大家自己动手制作,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 蓝牙信号广播:AirTag 持续发射低功耗 蓝牙信号(BLE),信号中携带唯一加密标识符。此信号可被附近(约 30-100 米内)的苹果设备(iPhone、iPad、Mac 等)检测到。
▶ FindMy 网络协作定位:当苹果设备接收到 AirTag 的蓝牙信号后,会通过匿名加密机制,将设备自身的 GPS 位置 和 信号接收时间 上传至苹果服务器。所有苹果设备共同构成 Find My 去中心化网络,通过群体协作实现定位。
▶ 精确定位技术:若用户持有支持 U1 超宽频芯片(UWB) 的 iPhone(如 iPhone 11 及以上机型),可在近距离(约 10 米内)通过 AR 界面实现厘米级精度的指向性定位(如显示距离和方向)。
♻️ 逆向工程方案的实现机制
通过 GitHub 开源项目 OpenHaystack,可模拟 AirTag 的加密蓝牙广播协议,使第三方设备(如 ESP32)伪装成 Find My 网络节点。设备定期广播特定格式的 BLE 数据包,由周围苹果设备被动接收并上传位置。
这样做对于非 Apple 产品用户和使用 Home Assistant 的用户而言,可以实现数据查看。利用插件将设备位置同步至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自动化联动(如宠物离家触发警报)。
还有一个比 Apple 更牛的功能是支持查看历史 n 天的 AirTag 活动轨迹,我理解其实 Apple 也可以做这个功能,但是目前并没有。
⛄️ 方案致命缺点
由于是非官方方案,可能因苹果协议更新失效,且存在隐私泄露隐患。
📚 相关材料
▶ [V2EX] 自制 AirTag,支持安卓/鸿蒙/PC/Home Assistant,无需拥有 iPhone
▶ [GitHub] Macless-Haystack
👮♂️ 本文只作为相关原理和事物的观察分享,不提倡大家实践,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 「光标迷之移动」的从排查到解决
🦠 症状
最近经常会遇到一个很迷的情况,具体的问题是当我使用 macOS 打开浏览器,在一些需要输入文字的文本框输入时,光标总会自动跳到文本框首字处。如果是从零开始的空白编辑倒也还好,但我经常会编辑文本框中已经有文字的内容。我不能从我选中的地方开始写,每次定位光标之后,光标都会跳到内容首字处,重复做3、4次之后才能消失。
排查思路:首先我发现这个情况只发生于浏览器页面中的文本输入框,那么影响到这个层面的因素应该有【输入法】、【浏览器】、【其他全局软件】这几个因素,需要逐一排查。
1. 输入法
其实我最怀疑的就是输入法,因为我这段时间一直在使用微信输入法。所以,我在系统设置里先禁用了微信输入法(并不是卸载),然后添加了系统默认的简体中文输入法。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所以,问题大概不出在输入法上。
2. 浏览器
首先我是用的 Arc 浏览器,我换成了 Safari 。测试后发现同一个页面的文本输入框在 Safari 中完全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如果是浏览器外的系统级别【全局软件】应该不会在 Safari 上不起效,因此,初步断定是在 Arc 浏览器中有问题。
但是我早在一年前使用 Arc 浏览器的时候貌似还没有这么难缠的问题,我又开始怀疑是不是我浏览器中的扩展程序引起了这个问题。逐一将扩展程序关闭后尝试刷新带有文字输入框的网页,大概持续了10分钟,排查到了一个叫做「简体繁体拼音广东话转换 Simplified/Traditional Chinese」的扩展程序,在关闭它后,问题得以解决。
3. 其他全局软件
其实排查到第二步就已经解决问题了,假设没有解决,也就是浏览器不是诱因,来到第三步我先预设一下我会如何做。这里就需要排查一下浏览器之外的软件,这种软件通常还要对浏览网页或者鼠标和键盘输入有一定辅助的软件,不然也不会影响网页文本框的光标了,想到这里我能联想到的无非就是广告拦截软件、截图/录屏软件、可以向浏览器页面注入和修改 JS/CSS 代码的软件(如 Userscripts 和 Stylish 这类软件)、密码管理软件等。
🔚 小结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最少 3 个月的时间了,甚至可能更长,因为我之前并没有频繁的在网页中进行写作。一开始我其实是比较想要摆烂的,不想要兴师动众的去排查,甚至寄希望于世哪些软件的 Bug,等他们自己升级后解决。但是终于在最近我有点受不了了,还是需要自己行动起来才能解决问题。希望这个可以帮到有同样问题的朋友,或者排查问题的思路可以让部分朋友受益。